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对话资管30人丨光大永明资产总经理张辉:保险资管配置权益属性越来越强 对新产业的评估是重要挑战
来源:21世纪经济网 发布日期:2021/7/16 点击次数:54810

当前,保险资管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大资管市场中,作为有鲜明特色的一类资管主体,在全新的政策框架和市场环境下,保险资管发生了哪些变革,个人业务、第三方管理业务发展情况如何?对于未来在大资管格局中的定位和竞争是如何理解的,在经济周期和产业轮动之下,他们的资产配置和能力建设有怎样的调整?

围绕这些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资管研究院“对话资管30人”栏目近期专访了光大永明资产总经理张辉。

在他看来,公司和行业这几年都经历了深度的转型和战略调整,目前基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的方向和趋势更加明晰。作为中小保险资管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光大永明资产非常重视第三方管理业务,在张辉看来,只有开展了第三方业务,才是一个真正市场化的资产管理机构。

保险资金运用进一步放开

《21世纪》:最近几年,随着改革转型的推进,整个大资管行业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保险资管行业也出台了相应政策,你如何理解这些政策的方向和趋势?

张辉:政策的方向要区分来看,一个是对保险资金的运用有所放宽,包括对投资范围、投资工具的规定等;另一个是对保险资管公司的管理有所加强,尤其是对风险防范更加系统和全面。

一方面,监管政策对保险资金的运用更加强调服务实体经济,更加鼓励资金向国家支持的产业方向倾斜,在投资工具的选择和运用方面有所放宽,对具体方法、投资手段、投资工具等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和补充,包括对于黄金等贵金属的相关投资品种也在探讨逐步放开。

另一方面,随着对保险资金运用范围的进一步放开,在资管新规框架下同时出台了很多政策细则,更加细致的对机构分类、产品分类、行业统计、标准制定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和解释。总体而言对行业是一个逐步规范的过程,让参与主体更加明确底线在哪里,监管全面性和精细度在提高,利于行业的健康稳健发展。

《21世纪》:此前出台的新政放开保险资管公司的个人业务,市场很关注,目前行业探索和发展情况如何?

张辉:这个目前我们还在研究,还没有具体开展,行业内有六七家公司已经开展,目前规模都还不是特别大。

一直以来,由于资金来源和投向的特殊属性,保险资管主要是面对机构客户,不太接触个人投资者,所以保险资管在个人投资者这块是大资管行业里的新兵,在市场上的影响力跟公募基金差距较大。从保险资管公司内部来看,原来构建的投研团队、产品团队、销售团队与服务个人投资者需要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体系,即使是少量针对高净值客户的,也很不一样,如果大规模开展个人业务,保险资管机构还需要深入探索个人投资者客群的特点和偏好。所以我觉得,短时间内这块还只能是个补充。

《21世纪》:你如何理解这条政策的出发点?

张辉:在统一监管框架下,让保险资管有机会接触个人投资者,从大资管角度拉平监管起跑线。保险资管发展这么多年,积累了自身的特色和能力,比如保险资管公司擅长管理长期资金,以绝对收益为首要目标,在管理过程中要求产品波动相对较小,这些独特的投资风格可能也契合部分个人投资者的需求,也是给投资者多一种选择。所以我觉得从丰富资产管理产品的角度来说,让不同类型的机构来共同参与这个市场,把选择权交给投资者或者持有人是比较合适的,是一个比较公平的做法,同时能够多方面锤炼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能力。

进入第三方市场才是真正的资管机构

《21世纪》:目前看来,保险资管行业当中大家都很重视第三方管理业务,你如何看待这块业务的发展趋势?

张辉:现在大家都很重视第三方业务,这是个市场化的过程。保险资管机构其实从成立之初就开始走向不同的方向,有着不同的发展和文化基因。有的公司能够获取来自集团和关联方大体量的资金,其重心就在服务好关联方资金上。另一些公司,来自关联方的资金体量有限,就会拓展一些外部合作,丰富资金来源,从市场上要规模。这种基因的不同,决定了各家保险资管公司后来的发展方向。

这么多年总结来看,扎实开展第三方业务对于资管机构本身的市场化和竞争力打造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一旦走入到第三方市场中,才会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要求、不同性质的资金,才能使公司在面对不同负债来源的情况下,提升适应能力。不同的委托人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会激发能力建设的动机,必须用更加丰富的产品、不同的策略来满足不同的需要。

实际上,委托方和受托方也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不同委托方的要求、对市场的判断也代表大家对未来趋势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之中,集思广益也有助于受托方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能够经受住第三方市场的考验,会使机构的进步速度更快。

《21世纪》:目前这块市场的竞争和差异化发展情况如何?

张辉:目前的竞争比较激烈,此前主要是中小保险资管公司在做,去年开始,头部的保险资管公司也开始发展这块业务,他们在团队、品牌等方面有自身的优势,所以整个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了。与此同时,中小保险资管公司也有自身的优势,比如对市场更敏锐,体制机制更加灵活,能更好地契合市场委托方的需要。很多时候市场机会稍纵即逝,整体效率高和反应速度快是中小保险资管公司的一大特色。

《21世纪》:光大永明资产目前在这方面发展如何?

张辉:我们其实从成立之初就在开展第三方管理业务,第三方业务规模在整体规模中大概占据80%,这个比例是位于行业前列的。从能力建设而言,如果长期服务一个客户、一类资金,公司的团队、岗位、能力、风控等都是对应单一定制化的需求;转向服务多个多种类客户,相关能力的布局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通过多年的经营耕耘,光大永明资产在开展第三方业务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具备较大优势,这是我们的特色和品牌。

公司能够理解不同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属性和需求,比如,财险和寿险的负债端资金属性不同,规模大的公司和规模小的公司、久期长的资金和久期相对比较短的资金、设立时间长的和新设的公司,在具体委托时候诉求都是不一样的,甚至不同的股东结构都会有不同的要求,国有背景、民营背景、中外合资的,对考核周期的要求、风险偏好方面等都是有很大差异的。

以新视角审视新产业投资逻辑

《21世纪》:从趋势上来看,保险资管也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大资管生态当中来,你如何理解保险资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张辉:我觉得保险资管首先要立足保险,即使在大资管的视角下这也是保险资管的根本所在,所以管理好保险资金,使保险资金能够稳健的保值增值是行业的首要任务。中央政策也提出,保险资金是社会稳定器,承担了很多社会责任,这都有赖于资金运用的效率不断提高,收益不断增长。

并且,在泛资管行业的竞争中要进一步发挥保险资管的优势,首先是我们更关注大类资产配置,其次我们对风险,尤其是信用风险方面有比较强的管控能力。再者,保险资管公司更善于管理长久期资金,所以未来在年金、养老金的管理上保险资管公司一定会做得比较出色。保险资金本身要求绝对收益,要平滑收益率,尽可能减小波动。这几年,保险资金的收益率稳步上升,波幅越来越收敛,与其他资管机构相比的差异化优势逐步凸显。

《21世纪》:保险资管发展目前面临的竞争点和挑战主要在哪些方面?

张辉:竞争是日趋激烈的,比如委外业务中,这几年权益资产在大类配置中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坦率而言,保险资管公司以往在权益投资方面还是存在短板,市场有很多公募基金、长期股权投资机构等在这方面做得很优秀。他们在符合资管新规的前提下,在产品的创新速度、应对复杂市场的机制优势方面,都值得保险资管学习。

随着低利率时代的来临,保险资管未来在权益资产或类权益属性的资产上,也会越来越多去布局,过去的一些资产简单依靠债务属性已经无法满足收益要求,需要加入一些权益成分,在控制风险前提下,为了满足收益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在保险资管中会越来越多。

另外,从经济发展周期上来看,中国已经走过了大规模、全面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在基建方面现在主要是补短板。国内经济整体进入换挡提速的转型升级阶段,新兴产业对股权、权益类资本的吸纳能力比较强。相应的,投资机构对这些资产的评价体系也跟原来的“铁公基”很不一样,需要用新的眼光重新去审视,对于新技术、新风险点的理解和防范,都对行业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不仅是资管行业,这可能是整个社会在转型期面临的困惑,有些新事物崛起很快,消退也很快,它的估值到底怎么算才合理,没有经过时间的验证,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模型。这需要对不同行业的情况,尤其是新兴产业有非常深入的了解,放在全球视角下去研究趋势和价值,保持较高的敏锐度,才能给出合理的判断。

上一条: 易会满:站稳资本市场监管的人民立场
下一条: 芒果超媒、中芯国际解禁来袭!解禁市值均超40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