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行业资讯

社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日期:2020/5/21 点击次数:2352

今年全国两会在5月21日拉开大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将就重大议题展开讨论,其中,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将是大家关注的焦点。

年初以来的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4月17日的会议首次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即将召开的全国两会,将会把“六保”确定为今年政府工作的目标,并作出更为细致的部署。

在“六稳”基础上提出“六保”,是强调兜住底线、守好基本盘,增强底线思维。“六保”是底线,“六稳”是目标。年初以来,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以及外部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国内经济增长大幅放缓,外部需求明显萎缩,企业经营压力大,就业问题突出,财政收入下滑,中央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提出“六保”,体现了对目前遇到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充分估计的责任和担当。

就业是民生之本,“六稳”以就业为首,“六保”也将保居民就业置于首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0%,比3月份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16-24岁人口、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3.8%和5.5%,分别比3月份上升0.5和0.1个百分点。这反映了就业压力在加大。应该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确保就业大局稳定。新毕业生因缺乏工作经验而更容易失业,并产生疤痕效应,影响未来的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到4月底,外出农民工已经恢复到往年九成,接近正常水平,而840万高校毕业生则面临压力。

保就业的前提是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也就是要先保住市场主体。在中国上亿户市场主体中,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占据绝大比重,直接或间接带动数以亿计的就业人口。因此,需要优先支持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企业稳则就业稳、经济稳。此外,实施有针对性的“以工代赈”,通过一系列公共项目,提供公益岗位。对于大部分高校毕业生而言,则要挖掘各种空间吸纳。

保居民就业、保市场主体需要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首先,要通过改革机制改善消费环境,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其次,要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加强传统基础设施补短板建设;其三,增加新型基础设施投资。这需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把资金用到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上。

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经济良性运行的前提,国内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导致全球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全球化的分工体系之下,局部的关键环节停工则会给产业链供应链带来较大影响。中国经济要恢复正常运行与发展,就必须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现上下游同时复工复产,避免肠梗现象。

全球疫情对大宗商品的冲击表现为两个环节,一是在物流环节,能源和粮食等重要战略物资可能会暂时中断运输,导致供应链断裂;二是在生产环节,疫情可能会导致农业种植受到影响,石油则因为价格下跌而大幅减产,会在未来影响供给。尤其是疫情在下半年和未来可能会有反复,因此,保粮食能源安全对中国这个全球最大需求国而言极为重要,会对经济与社会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必须积极部署粮食扩产,增加石油、大豆等储备。

保基本民生与保基层运转则属于底线中的底线,是需要政府兜底的领域。社会政策要兜底,就是强调民生保障的重要性。而在地方财政收入受影响的情况下,确保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则需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确定阶段性提高地方财政资金留用比例,从而让地方政府有能力“兜底”。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就要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从根本上来看,则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依靠发展落实“六保”、实现“六稳”。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也要避免扩大投资对制造业的冲击,并确保资产价格的稳定,防止在宏观杠杆率上升的过程中出现经济结构恶化。因此,未来的工作需要更多地依靠市场化机制以及扩大开放政策。

上一条: 超万亿特别国债的可能路径:钱从哪来?投向哪里?
下一条: 今年内我国货币政策还有多少宽松空间?